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

醫療奉獻獎得主 張裕泰



「半夜病人按門鈴,若是爬不起來,就別想當醫生!」父親諄諄告誡,讓出身醫師世家的張裕泰,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熱心照護貧病,一待近20年;他每 年多次自費出國義診,即便染上瘧疾也無所懼;SARS期間在和平醫院的封鎖區內,他堅守崗位,陪伴同僚、患者到最後一刻,因為他堅信:「能夠幫助需要幫助 的人,是一種福氣!」
日據時代台北木柵就只有兩名醫師;張裕泰的父親─張炎虎就是為人敬重的小鎮醫師。


父親視病如親風範 一生的榜樣


童年時,張裕泰印象最深的是,「晚上常被急促的敲門聲嚇醒,接著就是父親趕著出門去看診。」張炎虎不計貧富、視病猶親的作風,深受鄰里尊崇,也在張裕泰的心裡,烙下深深的印象,自許將來長大,也要像父親一般,成為人人敬重的醫師。

        在父親的介紹下,這名教授答應帶著張裕泰到日本攻讀醫科,也開啟了張裕泰的學醫之路。張裕泰說,剛到日本時,由於人生地不熟,加上語言不通,不巧又遇到中日、中美斷交,國內外政治情勢不穩定。張醫師一方面唸語言學校,一方面掛念台灣家人,也擔心經濟問題。


赴日嚴格訓練 奠定務實行醫基礎


所幸,日本醫學教育嚴格,讓張裕泰無暇他顧,隔年便考上日本國立岐阜大學醫學系,正式踏上學醫的路程。也因為日本的醫學教育態度紮實、嚴格,從父親身上所見「視病如親」言行,更加深植在張裕泰心中,成為張裕泰行醫路途上奉行的圭臬。

回台後,頂著博士光環,張裕泰成為各大教學醫院競相爭聘的對象,他卻選擇院區老舊、病患所得偏低,多數年輕醫師不願前往的和平醫院。「醫師的所得與地位雖 然較高,但是天職就是救人,這比金錢、地位更重要!」父親的這一席話,是張裕泰毅然投入和平醫院的理由,他也沒想到,這一待就是十年。


只要遇到天災 就能看到他救人的身影


        剛進和平醫院時,連張裕泰在內,外科醫師只有三人;迄今,還留在和平醫院服務的,只剩張裕泰,可見,這裡的環境是多麼「不吸引人」。在和平醫院堅守20 後,張裕泰更把觸角延伸到缺醫少藥的偏遠地區,民國85年,他開始到外地義診,九二一地震後,張裕泰第一時間號召同事,率先進入南投山區救災。



出國義診上了癮 感染瘧疾也無懼


民國84年,張裕泰義診的腳步邁出國門,回想第一次遠赴非洲賴比瑞亞的情景,由於當地戰亂、衛生條件極差,行前曾一度躊躇。但在「能夠幫助別人,是一種福 氣」的信念下,他依舊邁開步伐、踏上旅程;沒想到,這一出國義診,發現外國的醫療環境惡劣,心中那股要幫助他人的熱血沸騰不已,養成了他每年總要出國義診 多次的習慣。

        難得的是,他每次義診,總是自費參加,甚至還要多帶些錢出門,救濟一下當地的災民;張裕泰笑著說,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,就像打嗎啡一樣,「卻讓我上癮 了!」說吃力不討好也就罷了,民國93年的一次經驗,還差點送了命,但也沒讓張裕泰戒掉這出國義診的癮;原來,他當年到馬拉威義診染上了惡性瘧疾,所幸即 時用藥控制、撿回一命。才把命撿回來不久,南海發生大海嘯,張裕泰又立刻組團,在第一時間進入災區斯里蘭卡,一方面救災、一方面義診。

這種助人不落人後的精神,在SARS期間,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;從和平醫院封院的第一天,他便堅守在急診室的崗位,直到最後熄燈離開。「這只是盡本份,沒什麼好說的。」儘管如此,張裕泰認為,抗煞期間讓他看到許多人生百態,也感到人生的無常、人類的渺小。


看病也看心 同事推崇 病患尊敬


對此,張裕泰並不驕傲,反而認為協助病患抗癌,讓他學到很多,因為,除了要減少患者的痛苦,還要關注患者的心理層面。「不時給予病患鼓勵與加油,讓病患安 心,這才是視病如親最重要的部分。」張裕泰認為,這是一門藝術,沒有止盡,必須不斷學習下去,或許,就是這份熱忱,讓他常駐和平,不離不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